寻访手艺人丨杜文彬:“刀”耕不辍的“守”艺人-天天资讯
来源:湖南日报     时间:2023-05-01 17:05:16


(相关资料图)

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解雯惠

备料、打胚、细雕、打磨、上色、彩绘、上光......傩面制作的这些工序,杜文彬已做了半个多世纪。从十几岁的少年,到年近八十的老者,当年那个翻山越岭到处拜师学艺的小学徒,现在已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三匠名师。

永定区沅古坪镇红星村,一处背靠青山的简易木房外,挂着一排排傩面,78岁的杜文彬正坐在里间的工作台前,左手执刀,右手握锤,对一副傩面进行细雕。他介绍说:“傩面制作技艺既讲究雕工,又非常考验匠人的作画、做漆水平,一张面具从备料、打坯到彩绘、上光,需要多道工序,必须沉下心来,有时候一副复杂的作品完成下来,就得五天左右。”

杜文彬出身民间手工艺世家,从小耳濡目染,十几岁就开始拿着锉刀,跟随爷爷和父亲学民间手工艺,后又到处拜师学艺,学习画匠、漆匠师傅如何煎油光、画图案、上漆,富有创新精神的他还赶集买桐油、土子、密陀子等自己做实验、找方法,最终凭借着“干一行钻一行”的执着专注和精益求精,娴熟掌握了傩面制作所必备的雕刻、作画、做漆等技艺,成了样样精通的三匠名师和制作傩面的高手。

“做雕匠、画匠、漆匠都有讲究,一膏水二光油,三刮子四刷子......”杜文彬常把“基础不好,屋修千层也会倒,做事做工不可马虎作戏玩”挂在嘴边,78岁的他有着“偏毫厘不敢安”的一丝不苟,锉刀的大小、土漆的湿度和温度都有他的讲究与长期积累下的经验,说是如切如磋、如琢如磨也不为过,他向记者介绍说:“傩面制作从选材备料开始就大有讲究,大大小小的锉刀就有上百种,上光更是要看天气和环境。”

可敬匠人心。如今市场上的木材种类多样,但杜文彬仍有自己的坚持,他说:“一樟二柳三柏杨,做傩面最好是用樟树,这样耐久性会更好。”而熟悉他的人也都知道,作画他讲究真功夫,全凭手工,图案更是与时俱进,做漆时调和漆颜色多更方便,但土漆耐久性更好,如果用到土漆,他便注重用纱布对拧过滤,以免有杂质影响光泽度和光滑度。

“要想成为一名好的傩面匠师,除了要耐得住寂寞、沉得住气,还要有学到老的精神”,杜文彬对此深有感触。面对赞誉,他坚持说:“自己受性格影响,在傩面制作上仍有短板,制作温和形象的傩面多,森严凌厉的则不擅长,还要坚持学,学到老。”即便他已经是制作傩面逾千张、有着60多年傩面制作经验,作品远销外省的老匠人了。

“以前找师傅难,现在找徒弟难。”目前,最困扰杜文彬的就是后继乏人。他陆续收过几个学徒,但都没能坚持下来,如今他不单是手艺人,更变成“守”艺人,但他还是始终盼望着,能找到真正愿意学的年轻人,把傩面制作技艺留下来、传下去。

标签: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